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促进电商、快递进社区进农村,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。快递业成为委员们的热议话题。
“快递业经过五年的高速发展,从2012年的56.9亿件增长到2016年的312.8亿件,年均增长率超过50%,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零售业的高速发展,为数百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。”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委员说,快递业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,也面临着设点难、行路难以及相关联的招工难等问题。
在调研中,高宏峰发现快递车辆“行路难”问题一直存在。目前,快递车辆主要是电动三轮车。“由于国家还没有制定快递服务专用车辆技术规范和标准,导致现在仍有不少快递三轮车上路时被交警处罚。”高宏峰建议,想要促进电商、快递进社区进农村,就要解决好快递行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、覆盖全国重点城市的快递电动三轮车管理办法,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快递电动三轮车的制造、载重、行驶及驾驶资质等标准。
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委员认为,目前,快递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末端配送。“以北京为例,市内平均每天有500万件快递,相当于平均约4个人就有1件快递。再加之,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核心区域,人口集中、交通繁忙、用地紧张,诸多因素使得快递网点不得不承担较大的经营压力。”他建议,应该在城市中心建立快递公用平台,方便快递车辆进城,方便老百姓取件。“每个快递品牌都建立自己的末端网点,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,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额外的压力。”
还有委员建议,将发展快递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在城乡规划中合理安排快递处理中心、便民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,将配套建设快递物流共同配送站、智能快件箱等纳入城市社区发展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