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1-15
139
0
对此,有些企业用“商者逐利”为自己开脱。诚然,商人重利,但怎可为增一己私利,而侵犯他人利益?携程、去哪儿“无风险套利”也好,百度“卖病友”也罢,不管是管理不力,还是所谓“创意之举”,卖假票就是轻视公众利益,卖“病友吧”给不明“专家”就是纵容骗局。这些问题,擅长研究用户心态、言必称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公司岂会不懂。即使直接作恶的不是平台提供方,却在“引狼入室”、姑息纵容,摆脱不了虎作伥之嫌。
一些企业一味追求赚钱“提速”,却偏离了道德轨道,践踏了市场伦理。试想,若不是因为互联网的方便,人们又为何使用它?若不是因为信任,人们怎敢没见面就轻易付款?给公众予便利,才让公众选择了互联网;公众付之于信任,才让互联网有勃勃生机。一旦偏离道德轨道,便利不再,信任被毁,提速奔向的也是歧途。这也是为何,百度再独大,也盖不住网络一片叫骂的原因。
“商者逐利”原话之后,不要忘了“尚德利增,厚德利久”的道理。“互联网+”时代,于情企业更应守住互联网信任之本,否则既损害用户,也失去了企业口碑;于法则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,让监管也做到“互联网+”,尤其是涉及行业广告资质的问题要完善审核,做到线下、线上协调监督,不给骗子任何搭乘互联网快车的机会。
真正的创新从不来源于没有底线。互联网这列快车,企业和监管部门要一同携手,才能健康“提速”,驶向更开阔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