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2-06
181
0
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消费升级,“吃”,已从一日三餐演变为经济现象:新的商业模式兴起,新行当炙手可热,新职业让人趋之若鹜,与“吃”有关的创业创新层出不穷。
我们的“胃口”有多大?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去年仅餐饮业收入就接近4万亿元。“舌尖经济”怎样改变你我生活?
“吃”出零售新业态
电商把我们转到线上,餐饮和娱乐将我们带回实体。在很多大型商场,不少一层或二层的“黄金铺位”留给网红餐饮品牌。北京枫蓝国际购物中心运营部副总经理陈彤说,有消费者排队个把小时只为购买一杯风味奶茶。
不仅是商场,便利店可以烹制简餐,超市生鲜也做起了“大厨”生意。私人订制菜品、开放式体验厨房、更有意境的装潢……餐厅也在“转型”。
“线上的社交模式降低了见面的频率,人们希望聚在一起,有更多体验。‘舌尖经济’就是体验经济的新模式。”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说。
“吃”出经济新行当
“舌尖经济”带火很多新职业,关于“吃”的创业创新层出不穷。把办公室当厨房,工作的内容就是尝遍顶级食材。在天猫生鲜,就有这样一群“美食猎人”。从泰国榴莲到文莱的蓝虾,一年下来,试吃团队几乎要尝试140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,出具搭配和加工方法。
随着人们对食物品质要求增高,试吃员成为产品品控的重要一环。阿里巴巴试吃员陈龙瀚开玩笑说,来生鲜部门半年就胖了30斤,“这是‘甜蜜的烦恼’。”
点评师、美食博主等逐渐兴起。入驻大众点评的美食类公众号就有数万个。私人厨师、营养配餐师等也变得炙手可热。
“吃”出的新行当不仅在餐饮本身,智能点餐系统、智能pos等提高餐饮物流效率的科技产业也迅速崛起。有关“吃”的创业创新层出不穷。
“85后”李恒把包好饺子作为目标,试吃9000多家水饺,研发水饺标准化制作、大数据运营,其创办的小恒水饺短短3年开店过百家,获得了四轮融资并实现盈利。
“决定投小恒水饺时大部分人反对,认为不靠谱。但实践证明,餐饮可以是前沿科技、文化、商业结合,是资本未来方向之一。”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说。
“这是认知观念和价值的转变。”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说,“吃”引发很多新品类、新业态和新机遇,成为创业创新和资本追逐的新焦点。
“吃”出生活新风尚
商业业态由“吃”而变,人们生活也“吃”出不少新风尚,“吃”的方式、外延、渠道等都在扩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