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11-27
143
0
“互联网+”建设提质提速
一是“互联网+”的网络支撑基础需进一步夯实。 “互联网+”的前提条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网速的提高及网络能力的供给。但我省一些市县的部分公共区域WIFI未能有效覆盖,比如:合肥银泰城,包公园等。4G基站至今有规划中的多个站点未能建成,比如:合肥瑶海区滨河路等。宽带目前已是国家“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”,但仍有多家单位及小区至今未能升级改造,比如:安农大等,乡村宽带尚未普及。这些既影响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及消费习惯进行深度融合,创造出新的发展业态,也削弱了依托“互联网+”来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。
二是“互联网+”的服务模式有待创新。“互联网+”服务的终极目标是探索从商业到人、物、事的有机连接。目前我省跨行业的数据应用还较欠缺,比如:个人的征信融合“互联网+”;传统企业转型造访“互联网+”等。怎样让数据拥有和应用者突破壁垒愿意合作;平台如何把分散的社会资源聚集整合,在需要的时间节点上发挥价值;跨部门的信息如何实现共享等,把我省打造成 “互联网+”特色鲜明的创新聚集地,促进产业转型发展,还需要进一步深耕。
三是“互联网+”网络安全问题。当前互联网的新业态不断涌现,如何在“互联网+”产业生态体系发展完善的同时,保障企业、个人在享受“互联网+”带来效率、服务的前提下,隐私不被恶意使用,数据财产安全等,也是“互联网+”时代不可回避的挑战。
“互联网+”建设几点建议
一是政府牵头,巩固“互联网+”的网络基础设施。 “互联网+”已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,现如今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国家战略的提出,网络基础是关键。所以政府要引导通信商全力加快完善网络建设,光纤到户,宽带普及,广泛铺设WIFI,同时解决共建共享数据及标准接口产品的兼容性及匹配性,增加有效供给,促进提速降费,降低创新创业成本。既然互联网信息的“盛宴”,开启了消费的新动能,政府就应加大政策支持,推动市政公共设施,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向宽带、4G及WIFI建设通行提供便利,加快乡村等基础薄弱区域宽带设施的升级改造,构建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,为“互联网+行动计划”提供支撑和保障。
二是强化“互联网+”的应用创新,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。 “互联网+”是个国策,结合我省实际情况,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,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。一要利用“互联网+N”的模式,有效连接市场供需双方,促进已有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。二要探索“互联网+尝试”,通过大数据资源评级并完善个人信息数据库,培育个人信用获得银行资金及消费商品的新模式,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;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力,激荡“金融成为一池活水”,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,驱动“大众创新,万人创业”发展;打造物流信息采集与交换的资源共享,实现“货畅其流”,推进电商与物流的融合;面向“一带一路”,建立我省电子商务与沿线国家的互认信用机制,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。三要推进“互联网+传统企业”转型升级,焕发实体经济的新动能。企业自做平台或加入某个平台,依托平台间的不断探讨,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对接;在共同价值链下冲破地域概念,组成与自然生态类似的互联网生态联盟,比如:合肥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“互联网+集成电路”等;创新互联网理念,促进跨界融合,囊括当前能见到的各种热门行业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形成“大一统”,比如:互联网+现代金融+产业等,把我省打造成世界级“互联网+”的产业集群,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“互联网+”建设安全保障
政府在推动、扶植“互联网+”的同时,要制定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,完善监督机制和体制。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,比如:打击不法分子在公共场所免费WIFI热点上搭建的钓鱼网站等,提升对企业、个人隐私信息的法律保护措施。着力构建安全、诚信、有序的互联网市场环境,促进我省更广泛的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。
李克强总理说:“互联网+未知远大于已知”。对此,要集众智,搞创新,助推安徽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。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,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,塑造出我省发展竞争的新优势,创出中部崛起的新格局。